中国蓝新闻客户端讯 我省是自然灾害多发、重发省份,其中洪涝台旱灾害造成的直接损失占自然灾害损失90%以上。为了提升台风洪涝灾害科学防控和精密智控能力,我省建成了自然灾害风险防控和应急救援平台,以数字化手段,实现台风洪涝灾害“一网智治”。 这几天,温州永嘉南城街道的工作人员,正在逐村逐户登记重点区域人员基础信息。跟以往不同,村民登记完信息,都会在手机上领到一个“浙江安全码”。
温州永嘉南城街道工作人员陈先锋说,有这个码,转移人员去向就很明确,也不会漏统计一个人,也不会重复统计。
永嘉县地质灾害隐患点较多,眼下,当地正在全面推广这款紧急情况下人员转移的数字化工具,做好今年汛期前的准备工作。为了更好发挥这款 “浙江安全码”在防汛防台中的作用,平台开发团队针对试点中发现的问题,对系统进行迭代升级。眼下,技术人员已经列出了十多个改进方案,通过实时对接各部门监测预警信息,叠加形成自然灾害风险评估静态“五色图”和动态风险预警“五色图”,实现灾害风险的精准识别和研判。
省应急管理数字与技术中心应用科科长张磊说,在升级版上,以后变成了3小时、6小时、24小时和48小时4种时间段的预警,更好地为减灾救灾服务。
数字化赋能减灾救灾,不仅精准预警自然灾害,还打通了各部门业务系统,实现了全省应急物资的协同联动和智能调配。截至目前,自然灾害风险防控和应急救援平台已接入16个省级部门的2亿多条数据。今年,该平台还将接入抗旱、森林火灾等新模块,不断拓展应用范围。
省应急管理厅防汛抗旱处副处长梁威表示,坚持数字化改革的方向,突出综合集成,数字赋能,持续迭代升级,进一步提升各地各部门的协同作战的能力,推进我们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。